•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 darkblurbg

最新消息

【恭賀】本院外科部 薛元毓醫師團隊榮獲2024年度國家新創精進獎-「周邊神經肌肉再生電刺激植入治療應用系統開發」

最後更新日期:2025-01-16

周邊神經肌肉再生電刺激植入治療應用系統開發

團隊成員:

薛元毓、陳芃婷、陳思翰、鍾子駿、曾琬玲、王冠中、蔡怡青、黃順和

簡介:

本院外科部薛元毓醫師及其團隊,以「周邊神經肌肉再生電刺激植入治療應用系統開發」榮獲2024年度國家新創精進獎-學研新創-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類。

 

神經肌肉接點 (Neuromuscular junction),又稱神經肌肉接觸面,是傳出神經纖維與肌肉纖維之間的化學聯絡點,連接運動神經元和肌肉細胞。當周邊神經損傷嚴重程度達一定,神經受損點遠端的神經會退化進行瓦勒氏退化(Walleriandegeneration),神經支配骨骼肌部分也 會隨之退化形成去神經支配 (denervation) 而最終導致肌肉萎縮。因為神經的再生過程漫長 (在人類平均 1-2mm/day) ,如超過一定時間沒有成功再生,肌肉可能會走向不可逆的退化 成脂肪組織。有文獻說明骨骼肌中的神經肌肉接點數量會在神經受傷1-2 個月後大量減少,而神經再生與神經肌肉接點再生的關聯與機制仍然不完全清楚。神經肌肉接點的再生在周邊 神經再生到運動功能的恢復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有文獻指出,神經肌肉接點的電刺激對神經 肌肉接點再生有正面的影響。植入式電刺激器的優點為導線不外露、減少傳統術中或術後電刺激的等待時間,且可依 實際需求將電極位置更靠近目標神經或神經肌肉接點,且不會造成病人穿戴提攜等的不便,可以減少因配戴錯誤或變異導致的距離不定、電阻不定等治療效果不穩定等影響。同時可視其疾病的進程或神經再生的情況,可以使用微創或是小手術來施行其置放以及移除。

本發明之關鍵優勢為(1)該項遠端神經電刺激技術為全球首創,已刊登於知名期刊;(2)針對其遠端神經肌肉介面的再生,團隊已優化電刺激模組參數,在動物上驗證其臨床前療效及安全性,目前已提出美國專利臨時案之申請(申請日期:2022/07/28;案號:63/369753);(3)與台灣領先的植入式電子裝置廠商進行合作開發,且該廠商已有美國 FDA 的認證經驗,且其對於植入式電子裝置之方裝技術已獲得美國植入式醫材大廠美敦力之投資,在未來商化或是技轉上皆有其優勢。因此,本發明期待能驗證台灣的醫材開發實力,以及將本土開發的技術以及創新醫材推上國際舞台,能夠增加台灣的知名度以及能見度。

 

NEW 2024年度精進成果

周邊神經系統受損導致嚴重影響患者⽇常⽣活以及社會經濟負擔。本團隊致⼒於新興⽣物電⼦科技研發,藉由刺激受損的神經肌⾁系統,來增進其再⽣與功能 恢復。本團隊延續去年精進獎,在智財專利⽅⾯,去年已送出臺灣及美國正式專利,於113年05⽉09⽇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核准審定書,並於113年09 ⽉21⽇取得台灣正式專利證書。在商轉應⽤上,於去年獲得國科會補助產學計畫,⽬前已完成電刺激平臺雛型品之確效性驗證。在臨床應⽤推進上,延續去年 IRB及TFDA臨床試驗申請,IRB於113年06⽉28⽇正式核准,TFDA於113年07⽉05⽇正式核准,於核准後開始正式收案,⽬前2位受試者。根據上述研發成 果,獲得112年「台綜⼤年輕學者創新研發成果-⽣醫領域優等獎」的肯定

新創獎網頁連結